业内人士>> 物业指定材料市场上难买到
张先生在建设东路一小区买的房子,他的房子已经装修完了,说起装修的经历,他是一肚子苦水。买的新房没封阳台,只能自掏腰包再封。张先生找到小区物业,物业说,为了小区环境美观整齐,必须装一样的样式。张先生觉得这也挺合理,反正自己找人,也放心。张先生跑遍了聊城卖装修材料最集中的地方—香江光彩大市场也没买到小区里要求的统一那种材料。张先生看邻居家已经封好了阳台,就跟邻居打听,邻居说小区里有家卖装修材料的就卖这种材料还负责安装,“邻居当时就提醒我,肯定价格会比外面贵,外面又没有卖,哪有那么多时间到处找,贵就贵呗。”
张先生买了材料,大约6平米的阳台花了2700多元,合450元/平米。“我不太懂这个材料,但是觉得挺贵的,这好像有点变相的强制,名义上说样式统一,但是这种材料却不好买,在小区里竟然有卖的,这卖材料的和物业或者开发商是不是有利益关系,这都不好说。为什么一开始不就把阳台封好?”
朱先生也在这个小区居住,他是做装修生意的,所以对装修材料非常在行。他家也是大约6平米的阳台,但是他只花了1440元,“香江确实没有卖那种材料的,市场上非常少,我是通过一个朋友才买到的。我是做装修的才了解这些,但是绝大多数居民都对这个不了解,价格相差了快一倍,很多人花了冤枉钱。”
律师>> 指定装修材料存在误导欺诈行为
田先生从事装修已经15年。他说,目前装修存在许多乱象:乱定价、垄断……“装修材料相同质地不同规格和品牌的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,随意定价现象最多。比如你在一个店里看上了一款壁纸,另一家却没有,你只能在这家买,这家价格就很高,买不买随你。”田先生说,装修靠的就是挣材料钱,人工费差不了太多,“你去一个品牌装修公司装修和在一个私营不知名的地方装修,请的工人都是一样的,不一样的就是材料。就说乳胶漆这一项,同样的牌子就能相差上千元。开发商很在意装修也就不意外了。”
山东豪才(聊城)律师事务所白伟律师说,上述事件存在误导和欺诈行为,侵犯了消费者权益,“既没有书面的东西,说得又很含糊,给消费者造成损失,开发商和装修队都要负一定责任,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。”
白伟说,开发商参与装修有管理义务,“如果合同里标明是开发商负责装修,开发商有全部责任,如果是开发商主导提供了平台,开发商有管理义务。”
白伟提醒,消费者在装修的时候一定要看明白购房合同,如果需要另外装修一定要在合同上写得仔细,包括装修的价格、材料、材质等。如果找个人装修,也一定要签合同,避免发生纠纷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